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论坛
BBS
各朝代汉服特点
简单了解各朝代的特点
什么是汉服
萌新向左老鸟向右
汉服商品
现代汉服要怎么走
饰之精
汉服周边相关
人之美
漂亮的汉服美图,还能学化妆大法
搜索
搜索
汉朝汉服
唐朝汉服
宋朝汉服
明朝汉服
入坑萌新
资深老鸟
复兴运动
商家动态
汉服购买
正店导航
饰品发冠
摄影
妆容
本版
用户
汉服之家论坛
»
论坛
›
商业市场
›
综合讨论
›
汉服销量排行榜TOP10 开始囤冬装了 2020年第8期 ...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732
|
回复:
0
汉服销量排行榜TOP10 开始囤冬装了 2020年第8期
[复制链接]
好逑
好逑
当前离线
管理员
UID
1
帖子
227
主题
197
精华
9
积分
1851
麻布
1654
丝绸
510
197
主题
1654
麻布
510
丝绸
发消息
发表于 2020-08-16 15:57:3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前些天,看到某些袍子说12月才能收到此间春色(冬色)的吐槽,突然脑补出大冬天收到一套夏装,然后还要再等六个月才能穿上的一副滑稽景象,不禁嘴角微微上翘~
汉服的工期实在是太折磨人啦,也逼的很多袍子做起了长达半年的购衣计划,现在盛夏还没过去,很多人已经开始惦记着冬天穿什么了,预计下个月商家们就应该大面积上新明制了吧~
本期第十名,来自萤烛亭家的马面套装,30天销量3千870件,萤烛亭这家大家应该有映像,去年做明制起来的一家店,明制最吃版型,买这种出过量的商家翻车概率会小些。
本期第九名,来自桑谣记,30天销量5千433件,蛮少见这种纯复原款上销量榜,个人映像最早是看复原小组出的唐俑复原,没想到购买人数这么多,有些意外!市场大了就是好,只要认真做,不愁销量问题。
本期第八名,来自玉术旗舰店,30天销量5千509件,新店家,诃子裙争议较大,但无碍市场的火热程度,在意的看都不看,不在意的照买不误。与当初两片式一样,介于被喜爱和争议之间,还是放上了。
本期第七名,来自迷仙记,30天销量6千018件,犹豫了好久,最终还是将这款汉元素放进了榜单,虽然很早就声明了我做的销量榜单不排斥汉元素,不过过往做榜单的时候有意无意的会讲汉元素摘除,尾部结尾的时候会仔细讲讲。
本期第六名,来自兰若庭家如意松鼠,30天销量6千638件,这件老款又爬上了榜单,纯粹是被店内新款比甲连带起来的。
本期第五名,来自十三余家的西湖龙女,30天销量7千423件,龙女依然非常有人气!不知道豆蔻儿与我的女神银临联名新款下个月进不进销量榜单呢(视频开头展示款就是银临联名款)
本期第四名,来自东月棠家的宋制套,330天销量7千453件,这款真的畅销,今年夏天基本被他们几家的宋制套统治了。
本期第三名,来自赭颜汉服家的宋制套,30天销量1万1千266件,每个月都爆卖,工期还这么短!怎么做到的……
本期第二名,来自兰若庭家的宋制套,30天销量2万5千897件,今年夏天就被这几家的宋制刷屏了呢~此间冬色要冬天才能收到,等不及的还是买上面的萤火之夏吧
本期第一名,来自兰若庭家新款比甲,30天销量6万9千231件,兰家在汉服普及的道路一路奔驰,新款比甲只要39!搭配红包卡的红包可以做到更低,只能说不囤几件不是兰家人了……
照过往经验看,今年夏天在一片多彩的宋制中就将结束了,下个月开始商家们应该会陆续上明制新品为袍子们过冬做准备了~
今年夏天可以四字总结
量大价廉
单品十几万几十万的疯狂出售外,平均价格却在进一步地往下,夏天实在是我们的这些袍子的幸福时光啊(钱包:并不!)
回到上题,我个人其实很欢迎汉服的多元化,甚至在18年写的一篇文章里面预言汉服未来(走上世界)最终肯定得靠当代创新下的汉服。
上面那款打上“汉元素”的标签是非常不妥当的,在我看来,汉元素应该指一些带有中华文化元素的服装,比如印染中国传统色或者带上大众熟知的中华特色(中国结水墨风等),而上面那款实质就是汉服进行一些符合当代习惯喜好的裁剪(如裙子缩短),把它打入带有歧视色彩的所谓“元素”很不公平。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国家级机构没有指导定性,长期小众的市场也没有培育起一个行业巨头可以做出行业标准)
导致概念非常混淆,什么汉改良,汉元素,复原款等等。
因此,长期以来以出土文物为最高指导成了唯一选择。
这就导致非文物形制被排挤,无论之前的两片式齐胸(外形没问题,但内部结构没有文物佐证)汉代曲裾(交掩方式,出土文物实在太少,典籍资料也模糊,怎么说其实都可以,所以商家基本放弃曲裾,争议太多)还是最近很火热的诃子裙(主要以壁画复原,同样没有出土物证实)
因此以出土文物为总纲领的古墓派(尸衣派)拒绝接受任何与文物不同的被称为汉服
有些同学可能就笑了,还好我买的都是形制明确的不用担心。
但事实上,对汉服形制的认知也在不停地更迭,时代的眼泪这个词可能很多同学听说过,而汉服小仙女这个词最开始是嘲讽的贬义词,代指那些五颜六色花花绿绿的(这么看基本上排行榜都是了~)沉迷与声色中不可自拔的堕落之人啊~如楼上那种唐俑式完全复原才是心头好(并不是指有俑就行,壁画陶俑只能是佐证,没有出土物就不行,上面那件是有出土物的)
因此,反对者自然就多。
旷日持久的撕逼大战就开始了。
这更像某种“道统”之争。
出于此,很多人为了避免麻烦,一般一笔带过,例如我
为什么这次要认真严肃的谈论起来呢?
当然是为了流……
呸!
当然是因为看到市场逐渐在发生一些变化。
在之前道统之争,无论反对派提出什么质疑(历朝历代都在更新服饰的形制,为啥本朝不行?)(不符合当代使用习惯的服饰只会消亡,强塞饼就能解决问题?)
恪守出土为总指导的只需轻飘飘的四个字就能秒杀全场
“没学会走就想着跑?”
从逻辑上看,这句话完全再正确不过了,毕竟创新永远是在拥有基础之后,基础都没有何谈其他呢。
而长期来看,汉服市场销量上,汉元素(虽然我真的不喜欢这个词来代表,但随大流)永远是枝节,是零头,是无关紧要。
无论是萌新还是老鸟,都有意识的避开它们。
但最近,我发现越来越多的汉元素销量在暴涨,暴涨到什么地步呢,暴涨到以前不屑上汉元素来表明正统的店家也开始上款了。
如上面那种,并不是搞点元素就敢说自己是汉服(比如某邦~)
而是真正的将汉服裁剪设计得更符合当代使用习惯。
毕竟夏天谁不喜欢穿小裙子呢~~
这是真正的市场选择,这两年说汉服开始“走”了没人会质疑了吧?那么求同存异让它“跑一跑”是不是没问题呢。
基于此,我想我可以站起来说一说,而不是在躲躲闪闪。
希望更多的人可以支持,也让更多商家能传承历史,创新未来。
汉服上是有很鲜明地时代烙印的,时代烙印一直存在,人为忽视只能引发悲剧
“唐的豪放所以唐制能露则露,宋的清新婉约所以宋制修长婀娜,明的保守所以明制严谨庄正。”
“那新中国呢?”
“新中国啥都没有”(手动滑稽……)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