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论坛
BBS
各朝代汉服特点
简单了解各朝代的特点
什么是汉服
萌新向左老鸟向右
汉服商品
现代汉服要怎么走
饰之精
汉服周边相关
人之美
漂亮的汉服美图,还能学化妆大法
搜索
搜索
汉朝汉服
唐朝汉服
宋朝汉服
明朝汉服
入坑萌新
资深老鸟
复兴运动
商家动态
汉服购买
正店导航
饰品发冠
摄影
妆容
本版
用户
汉服之家论坛
»
论坛
›
穿搭配饰
›
发冠饰品
›
原来在古代,从发型就能看出地位,古代各年龄段发型 ...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12253
|
回复:
3
[【发型】]
原来在古代,从发型就能看出地位,古代各年龄段发型
[复制链接]
三千青丝
三千青丝
当前离线
超级版主
UID
6
帖子
76
主题
67
精华
1
积分
305
麻布
237
丝绸
33
67
主题
237
麻布
33
丝绸
发消息
发表于 2018-08-10 00:29:2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三千青丝 于 2018-8-16 13:33 编辑
在古代有及
笄发型,已婚的发型,有风月场所和一般妇女的发型,有丫鬟和富家小姐的发型,而且发型的高低也决定着自身的地位,总之各种发型,你知道哪种发型对应的是哪种吗?
儿童时代(总角)
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少女时代(豆蔻)
豆蔻这个词大家都应该不陌生,豆蔻年华嘛,一般指13-15岁的少女
垂鬟分肖髻
,
这个发髻多事还未出室的少女所梳的发髻样式。这种发髻最大的特点就是将发分为两股,结鬟于顶。并且所结的发鬟不用其他的东西固定住,而是让它们自然下垂。显得几分娇俏可爱。
双平髻
,
这种发髻常见于古代皇宫的丫鬟,婢女或者未成年的年轻女子。这个发髻主要是将头顶的发分为两股,并对接成环状,然后垂挂于两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发髻也慢慢的不断被改成其他样式。
丱发
,
多为儿童和未成年少女所梳。它也是将头发分为两股,对结成堆固定在两边。并引出一两捋头发让其自然下垂。
飞仙髻
,
顾名思义,它常常用于很多神话中,形容仙女所梳的头型。最典型的特点就是将头发结高鬟鱼两侧。这样的发髻显得整个人都很有气质。故而这也是为什么会叫飞仙髻,并用来形容天上飞仙的原因。这种发髻也常常用于未出室的女子。
双丫鬟
,
是双挂式中最常见之发式,其梳编法是将发平分两侧,再梳结成髻,置于头顶两侧。前额外负担多饰有垂发,俗称刘海,一般多用于侍婢丫环。
垂挂鬟,
常见的丫鬟发式之一,多
见于古代皇宫的丫鬟,婢女或者未成年的年轻女子
双螺髻,
指少女头上的两个螺形发髻,
这种发式在初唐时盛行于宫廷,后在士庶女子中也流行。当时昆仑奴亦是梳这种髻式,至宋、明时期,仍有这种发式。
科普
,
发型
相关帖子
•
汉服下裙挑选尺码时的计算方式,汉服尺码公式指南
•
短发汉服发型教程,七夕撩汉必备~
•
汉服保养经验小技巧,适合挂烫机和手持熨斗熨烫的汉服面料
•
四款超级简单的万用汉服发型视频教程,包含各年龄段
•
那些没有绣花又不仙的汉服为什么敢卖高价?好的汉服贵在哪里?
•
比时装还时尚的汉服裙子—宋制两片裙,顺便推荐售卖宋制两片裙的商家
•
长袍大袖拖地裙的汉服不适合现代穿着?那你就错了,汉服也是分使用场景的
•
科普向,几个常见的汉服形制错误,这几个常见的汉服款可能不算汉服哦
•
一分钟就可以搞定的两种超简单汉服发型教程,快来学习吧
•
萌新入坑要了解的一些汉服基本知识,汉服相关词汇名词解释
回复
举报
三千青丝
三千青丝
当前离线
超级版主
UID
6
帖子
76
主题
67
精华
1
积分
305
麻布
237
丝绸
33
67
主题
237
麻布
33
丝绸
发消息
楼主
|
发表于 2018-08-10 22: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女子满15岁后,其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仪式就来了。
这就是
“加笄”。
也就是成人礼。
古代男子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
笄
笄,古代中国女子用以装饰发耳的一种簪子,用来插住挽起的头发
下面是一些女子加笄后的发型,不同时代不同阶层
唐-双刀髻
(贵妇)
古代妇女发式,是两种形状似刀形的高髻。单刀髻,又称“刀形半翻髻”;双刀髻又称“刀形双翻髻”。这两种发式曾流行于初唐宫中,后传于贵族妇女中,士庶女子少见,从陕西乾县永泰公主墓壁画的侍女和礼泉县张士贵墓出土的女俑可以得到资证。
按其制法,可能属于假髻(假发)。
汉-巾帼髻
(贵妇到平民)
巾帼是古人使用的一种首饰,
先秦时期,男女都能戴帼,用作首饰。到了汉代,才成为妇女专用,
诸葛亮送给司马懿一顶巾帼,就是讥讽司马懿像个女人,不敢与蜀兵交战。司马懿当然受不了如此激将,但他并没有中诸葛亮的圈套。
在汉代,宫廷贵族夫人戴帼,还算做一种礼仪。因而,巾帼遂成了妇女的代称。
晋-元宝髻
(贵妇)
元宝髻其梳编法是将发拢结于顶,再置木或将假发笼蔽,呈元宝状。据〈晋书〉记载:“用发既多,不可恒载,乃先木及笼上装之,曰假髻或假头。”
唐张雄夫妇合葬墓所出土之女俑亦类似这种发型。
魏晋-堕马髻
(各阶层)
属于魏晋时期妇女的一种发型,为一种偏垂在一边的发髻。
堕马髻据说是东汉权臣梁冀的妻子孙寿发明的
这种发型的特色在于往下侧垂至肩部,并从发髻中分出一绺头发自由散落,与人发髻散落之感,如果加上愁眉妆和啼妆,犹如女子甫从马上摔落之姿,能够增加女子的妩媚感。
堕马髯主要为已婚中年妇女所喜尚。
唐-惊鸿髻
(贵妇)
是一种双高髻。梳理时,将发提起,编盘成惊状之鸟展翅欲飞的样子;也有先做好义髻后固定于头顶。
据传此髻始于魏文帝宫中,马缟《中华古今注》:“魏宫人好画长眉,令作蛾眉、惊鹄髻。”
汉魏晋隋唐-凌虚髻
(贵妇)
属于交拧的形式,其髻交集拧旋,悬空托在顶上。据《中华古今注》记载:“隋有凌虚髻、祥云髻。”这种发式如云盘回,凌托顶上,摇而不脱落。
唐-抛家髻
(贵妇)
唐末京师妇女梳发,以两鬓抱面,状如椎髻,名曰“抛家髻”。亦称“鬅鬓”,“凤头”。
这种发髻的特点,以两髻靠面,头顶再加一椎髻/三个或一个高耸起来的「朶子」,向一端倾斜呈抛状。多为盛唐和中晚唐贵族妇女所饰, 今京剧旦角仍延用之。
宋-高椎髻
(嫔妃)
其梳编法是将发拢结于顶,挽成单椎,耸立于头顶,据《妆台记》记载:“宋理宗朝宫妃梳高髻于顶,巍峨高耸,号高椎髻。”
在宋代山西太原晋祠女塑中亦有这种发式。
魏晋南北朝-十字髻(宫女)
因其发髻呈“十”字形而得名的一种髻式。
北魏彩绘陶俑北魏彩绘陶俑这种发式的编盘方法是:先将头发盘成一个“十”字行的发髻,再将余发在头的两侧各盘一鬟直垂至肩,上用簪、钗固定即可。
流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最为形象的图象资料如西安草厂坡出土的北魏彩绘陶俑,梳的就是这种发髻。魏晋之后各朝均很少见。
明末清初-牡丹头
(市民)
流行的时代是明末清初,明末清初尤侗诗:“闻说江南高一尺,六宫争学牡丹头。”这里说明了,牡丹头最早是南方的苏州流行,后开始传播到北方
评分
参与人数
1
麻布
+1
收起
理由
桃之夭夭
+ 1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许谁三生凄凉
许谁三生凄凉
当前离线
进阶会员
UID
10107
帖子
42
主题
35
精华
0
积分
172
麻布
137
丝绸
26
35
主题
137
麻布
26
丝绸
发消息
发表于 2018-11-22 19:0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这种算是什么地位的发型,想做一个这种的。求鉴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许谁三生凄凉
许谁三生凄凉
当前离线
进阶会员
UID
10107
帖子
42
主题
35
精华
0
积分
172
麻布
137
丝绸
26
35
主题
137
麻布
26
丝绸
发消息
发表于 2018-11-22 19:0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受用了。以后可以出去说你要哪个朝代的头,本店全部满足,哈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