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汉服之家好逑编写原创,我们欢迎喜爱汉服并乐于推广的朋友们转载转发,无需索要许可,但请保留此段文字,汉服推广需要你我的共同努力。
最近这两年,有个词在网络上比较热门,可能很多人都听说了,那就是“汉服”。 也许你已经入坑成为了汉服使用者的一份子,或者通过各种渠道对其有个模糊的认识。 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聊一聊,汉服是什么,汉服复兴运动又是什么,了解或者不了解都可以看看,权当了解一个新事物嘛。 当然了,个人能力水平有限,也许很多看法上我会显得比较主观,一家之言,兼听则明。 但请记住,汉服目前阶段不存在所谓的权威,请记住这句话,后文有阐述。 1. 汉服是什么? 汉服,名词解释为“汉民族传统服饰”,是从炎黄时代到十七世纪明末清初,以最初炎黄后裔为主群体,经由中国历史上各不同王朝的服饰体系的总代称。 汉服在历史长河中深受炎黄子孙们的习俗文化,道德思想,哲学观念所影响,自然而然形成了一套与其他国家民族有别,独特的服装配饰审美系统。 ----------ε=ε=(ノ≧∇≦)ノ------------- 以上就是目前比较正式的对汉服的定义,当然了,我们不是为了考试交作业,不用这么正经八百的。 简单介绍就是:古代人所穿的衣服总代称。 现代人觉得衣服这个名词没什么,普通之极的东西。但若往深处想,到底什么叫衣服? 你现在穿的棉麻织衫叫做衣服,我用树叶做成比基尼裹体算不算衣服呢? 这个问题其实也困扰着古人,一直到周朝,也就是孔老夫子一生脑残粉的那个以礼制为重的周朝,才最终给衣服定下了个基调。 关于衣服在礼仪制度当中扮演着什么角色,当然这都是关于礼服的,至于草民穿树叶还是穿什么,自然不在关心范围内。 漫长的岁月后,炎黄子孙们迎来了第一个稳定且漫长的中央统一王朝-汉朝。经由儒学的昌盛,以四书五经的思想体系,建立起了一套完整严谨的由上自下各个阶层的服冠饰配礼仪系统。从此之后,衣裳有其严格可遵守的一套制度,你要是继续找些兽皮树叶糊弄事……大概率会被打死吧? 从此汉代的服装体系成为了国家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也被其后的各朝代继承和改良。 唐朝《云南志蛮书》记载:初袭汉服,后稍参诸戎风俗,迄今但朝霞缠头,其余无异。这是指南诏国的裳人本来就是汉人,经过族群迁移除了用朝霞缠头,其他还是汉服制度。 可见,千百年岁月以来,汉服制度一直在传承,并且根据审美和环境在不同的朝代中一直在改良变化。 好了,现在我们知道汉服这套制度是怎么来的了,什么场合穿什么衣服,什么阶层穿什么衣服,什么礼服吉服常服啊等等等,都是规定得好好的。 也许有的同学要问了,王朝更替都是后面的打倒前面的,怎么还继承他们的制度呢?这岂不是敌我不分?  别急,前面我们说过,汉朝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服饰体系,但衣服并不仅只是为了冷暖之用。 啥意思呢?就是说这汉服的源头来自黄帝登基时候所穿的冕服,这就是咱们汉服制度最初最初的形态,冕服制度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去了解一下。 至于到底是不是始自黄帝,咱们就不知道了,反正没有相关的文物出土(传说时代还有个毛的遗留物存在)。 不过老祖宗史书这么写,我们也没办法质疑。 所以啊,这汉服制度从一开始就带着权力色彩,象征着天命所归,我能统领这个国家靠的不是兵强马壮(其实就是啊!)靠的是上天的钦定(呵呵),所以呢,你也不要谦虚。
汉服制度不光代表着礼仪规范,它也证明了你是天命之子,你的国家是上天所授,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现代人自然嗤之以鼻,但在封建时代自然还是特别吃香的 ▲(北京天坛圜丘,中国人自古以来对祭天格外重视) 后来中华各朝代以继承汉服衣冠制度为国家大事,这是天定的,是神圣的,是不能谦虚的,是证明自己王朝的正统性最重要的佐证之一。 五胡乱华之时,各个胡人部落建立的国家,很多就改着汉服兴汉礼。 无论统治者怎么想,他们都明白,要问鼎中原,必须证明自己是上天所授,这汉家服饰礼仪必须得承接过来来证明自己的合法性,至少有这个资格来逐鹿中原。 当然,因其风俗习惯,在原来的服装制式上做了一些改良,比如圆领和直领的袍衫开始出现,圆领袍也在后来的唐朝发扬光大,成为了其朝代特色之一。 ▲(唐时盛行圆领袍,原为胡服) 汉服制度就这么传啊传啊传啊,顺便影响一下别的国家,比如日本金朝辽朝元朝等等。 顺便也被他们影响,比如明制汉服就深受蒙元风格的影响。 也正是因为这种互相的交流和借鉴,各个朝代都发展出了自己的特色款式。 ▲(头戴黑色帽子,着窄袖长袍的契丹女子 吉林库伦旗前勿力布格村1号墓出土) ▲(流行于明代源于蒙古的曳撒)
传啊传啊传啊……一直传到1645年的时候,没了。
1644年,清军入关,并于同年发布剃发令,随后因为其统治下的汉民激烈抗争而作罢,但随后在汉人孙之獬的鼓吹下,于1645年再次颁布剃发令,同时颁布的还有易服令。 这就是历史上清朝有名的剃发易服政策,虽然在男从女不从的实行方针下,明制汉服在女性身上得以保留,但想必各位也知道,在绝对的男权社会下,女性显然没多少自主能力。 在康熙年间,女性服装也慢慢的被同化而旗化。 自此,除了道士依然可以穿着汉服外,汉服在中国慢慢消失。 这,就是汉服在中国历史上的简略介绍。 它下一次的出现,要等到三个世纪以后。
|